加拿大华人移民生活写真:家有小女学中文


夏日周末,午睡渐醒,忽听旁边有个稚气的声音,在轻吟“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。”原来是早已醒来的女儿娇娇,自己翻看幼儿唐诗,正在很努力地用刚学会的汉语拼音“翻译”那些汉字。看她一本正经的样子,我实在是忍俊不禁了,三岁半的小丫头,你知道什么是人闲桂花落啊?那可是妈妈追求了很久的境界,竟被你一语道破。

  在刚刚确定有一个小生命扎根在我的身体里时,我和老公就约法三章,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--决不能让我们的孩子不会说中文,虽然她是这个家庭里第一个加拿大公民,但我们绝对有信心把她改造成一个“不忘本”的中国人。根据不完全统计,除中文外,老公会三种外语(英语、日语、德语),我也会三种外语(英语、俄语、西班牙语--有着不得不学的“惨痛经历”)。不要被表面现象蒙住啊,我们只注重广度,没有太注重深度。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和难度深有体会,所以一定要从小抓起,占据时间优势。

  其实,女儿娇娇的胎教是稀里糊涂地进行的,因为邻居有个一岁左右呀呀学语的小可儿,我每天没事就跟她聊天、认字、唱儿歌,至于她家录音机里的儿歌是否听到我女儿的耳朵里,就不得而知了,但我实习到一些教育幼儿的方法却是事实。等娇娇出世后,我哄她睡觉时唱《催眠曲》《小燕子》《世上只有妈妈好》《月朦胧鸟朦胧》,奶奶则从《洪湖水浪打浪》《军港之夜》唱到电视剧《年轮》的主题歌(具体名称不详),轮到爸爸了,只见他清了清嗓子,阴阳顿挫地来了一首“窗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女儿无辜地和他对视着,皱起了小眉头,估计是没听懂,害得这两个月大的孩子感觉很郁闷。在娇娇五、六个月大,开始对自己的手脚感兴趣的时候,我们就点着她的小手指和小脚豆儿,大声教她数数。于是,大概是她一岁多一点的时候,忽然有一天,沙发上那个小人儿出语惊人,她指着墙上的挂钟:“一、二、三……”数到十的时候卡住了,我和老公对视了一下,看来十以外的数掌握起来还有点难度。老公蹲下来,看着她的眼睛,试探性地说“窗前”,她迟疑了一下,接着说“明月光”,我和老公再次惊讶,再试着说“疑是”,她不知道从小脑袋的哪个角落把下句搜了出来--“地上霜”,就这样,爷俩把一首唐诗给串完了。我们一起击掌,试验成功了!

  16个月大的娇娇,第一次被送进幼儿园,那时她才开始真正接触英语环境。几周后,大致上学会了“morning , bye, more, pee……”等必用词。后来爷爷奶奶来加拿大短住,小丫头成为搞了一辈子教育事业的爷爷的高徒。偶然的机会,我得到很多包装盒上拆下来的小圆纸壳,爷爷信手在上面写了汉字,主要是针对她已经知道意思的词,比如“虾、肉、鱼、鸟、花、雨、太、阳、上、下、人、大、手”等,后来则根据“学生”的要求,写“爸、妈、爷、奶、姐、哥、娇”等。再后来,爷爷发现学生好像不是很认真嘛,教她认字,她只是看一眼、重复一遍就走掉了,连忙把她叫回来考一遍,惊奇,100分耶,居然都答对了。就这样,平均每天学两个生字,隔一段时间复习一遍,小娇娇有事没事地就被叫过来玩认字游戏。大概学了一百多个字之后,我发现这个小家伙有点马虎。她会把“白”和“日”、“大”和“太”、“奶”和“妈”之类长得很像的字弄混,而且同音字一定要组词才可以记得住,比如山羊的“羊”和太阳的“阳”。由于她日常能接触到的词汇量有限,从国内买来的字卡上面的字很难解释,对她来说过于抽象,于是进入了一个瓶颈阶段,开始重点帮她分析字的结构和特点,以免混淆。  在爷爷、奶奶回国以后,我们想保持惯性,继续教她学生字,发现有点难度,一是两个全职工带孩子时间的确不够用,二是小家伙的注意力已经被幼儿园的英文儿歌吸引过去了。改变战略,每天做饭的时候给她放中文儿歌,吃过晚饭看中文动画片,睡觉前讲中文故事。从国内选购了一套幼儿丛书,基本上除了喜闻乐见的传统童话,如“小马过河”、“龟兔赛跑”、“狼外婆”等,就是成语故事,如“掩耳盗铃”、“拔苗助长”等,还有一部分儿童故事,如“黑猫警长”、“聪明的一休”等。每本书都是彩色插图,配上简短的内容,每个字都有拼音,这样使用时间会长一些。比如从一岁半开始给她讲这些故事,翻来覆去地说,两岁半的时候,就谦虚地请她给我们讲故事,证明基本上已经背下来了。在这套书还没有完全被翻烂之前赶快收起来,等她四岁左右再拿出来,让她自己用拼音去读书(不是背书),等她再大一些学会写字以后,还可以再继续参考(那是下一步试验计划,目前尚未经过验证能否成功)。

  我们有一个方便条件,就是三个人每天上班、下班可以开一辆车,所以路上有15分钟或者30分钟时间,汽车被用来做临时移动课堂。如果我们不是太疲倦的话,就会教她唱儿歌、说歌谣、背唐诗、认拼音。当然,前提是我们得先把这些学会(难度有点大哦)。在她看碟片的时候,明显能够感受到她对哪首歌感兴趣,而且她也会主动提出来要学哪一首,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我要充当录音机的角色,一遍一遍重复,娇娇则看着我的口型模仿发音,几遍下来,她就“自唱自乐”了。最搞笑的是我们在车里曾经放过一张黑鸭子组合翻唱的经典老歌,娇娇听了一遍后,明确点唱了《草原牧歌》和《踏浪》,不得不承认,是活泼的旋律和简单上口的歌词吸引了她。当她大声唱给我的留学生朋友听的时候,对方一头雾水:“这首歌好像很老耶,我都没有听过。”这算什么呀,还有更绝的,带她去参加去年的枫华之友中秋晚会,彩排的时候,参加诗朗诵的小妮妮还没有到,小禹老师就领着小娇娇上台走场。没想到上去容易下来难,女儿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个大舞台,好说歹说才肯答应我到台下去当评委。尽管在三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中,评委同志睡着了一个小时,但还是告诉我全场演出中她最喜欢的是男声四重唱《半个月亮爬上来》,从那天晚上之后的一个月内,我们家除了王洛宾的专辑之外,基本上没机会听别人的歌。由此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,演唱者之一胡月冰一出现,就被娇娇冠予“唱月亮歌的叔叔”,然后就“咿呀呀、咿呀呀”地唱个没完。

  娇娇在一岁的时候曾经回过一次中国,两岁时有一天问我:“妈妈,我是去过中国吗?”见我点头,又问“我是坐大飞机去的吗?中国有爷爷、奶奶、姥姥、姥爷、叔叔、舅舅、妞妞姐姐、亮亮哥哥……” 奇怪啊,她居然会记得,我只是在回加拿大之后给她看过影集的全家福,过年过节通电话的时候,她鹦鹉学舌样地逐个拜个年而已,不知道这些信息都是什么时候储存的。还有一次更有意思,今年曼大春节晚会准备期间,我领她去学生会办公室等待彩排,她玩着玩着忽然问我:“妈妈,我们是在中国吗?”见我不解,她一指墙上的五星红旗:“那是中国国旗,对吗?”我一把搂住她,心里好高兴,虽然我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告诉她的了,但我知道,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,在她小小的心田里,中国,已经是分量十足的一大块了,为了保卫这块胜利果实,看来一定要再接再励才行。

  相信每个孩子在学说话的时候,都会有很多趣事,如果做父母的能够记录下来,肯定比相声、小品更精彩,尤其是在海外的孩子,他们有可能接触到了一个新的英文单词,但脑海里并没有相应中文词的库存,对不上号的情况下会混着说,就更好玩了。娇娇看见爸爸在沙发上睡着了,想叫他起来,拉着爸爸的手理直气壮地喊:“起沙发。”闹得爸爸莫名其妙,我在一旁哈哈大笑,当然了,能起“床”就能起“沙发”呀,这叫举一反三。作为报复,当老公听到了娇娇自言自语:“我在卫生间里看见一头妈妈”的时候,差点没笑岔气儿。说了这么多,您别误会,我绝没有想自己的女儿是个天才或者神童什么的,她只是一个智力发展正常的小孩而已,她的任性和小时候的口齿不清是周围很多朋友都见识过的。我和老公偶尔也会急躁或不耐烦,女儿也是领教过的,有时候那也是“相当”严厉。在试验取得初步胜利后,在此作一个阶段性总结,和大家分享一下,我们能做到的您也一定能。我清楚地记得《窗边的小豆豆》(奉劝每位父母都读一读)里的一句话--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才,关键看你怎么去认识和培养。

  我和老公都在尽自己的能力去扶植这个小树长大,其实和娇娇在一起的每一天,对我们来说也是全新的,从某种意义上说,我们是在一起成长。由于生活、工作、学习、身体等多方面的压力,我有时候没能够完全尽到做母亲的责任,但是我知道自己问心无愧,做的都是有意义的事情,只有努力过才不会后悔,相信女儿也不会怪我的。

  如果您有一个和娇娇年龄相仿的孩子,并且也想让她保存中国文化的话,也许我还有几点建议可以供您参考。首先可以利用一切对话时间,尽量和她讲中文,万一不明白,再用英文解释一下,千万别怕麻烦,一千遍一万遍地重申—–在家一定要讲中文。偶尔地,老公也会开玩笑地和娇娇讲两句英文,没想到被义正严词地拒绝:“妈妈说了,在家里要讲中文。”看来的我的堡垒还是蛮坚固的。其次找一些同龄的讲中文的小朋友,周末一起玩,不仅小孩子能互相分享玩具,家长还可以交换中文课外读物及“教学心得”。娇娇有一个好朋友汉娜,基本上从开始学说话就在一起,现在已经两年多了,每个周末都能看到她们的进步。当我和汉娜的妈妈看见两个小家伙互相用中文给对方讲故事的时候,沉默片刻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冲到摄像机前,记录下这个温馨的镜头。要知道,这是我们一起长时间切磋、共同努力的结果。现在,她们正在对一个叫Dora的大眼睛女孩着迷,据考,这个动画片主角是从南美移民来的,所以说一半英语之外,还要再说一半西班牙语。

  于是,两个女孩在玩的时候就像进了联合国,说中文话、唱英文儿歌、跟着Dora高声大喊西班牙语口号。放心,绝对记得住、分得清,因为经过持久战后,小脑袋里已经安装了若干个语言开关,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太混乱,基本上能够做到你说什么语、她就回答什么语,要想全都翻译过来还比较难,做到简单复述还是可以的。还有最重要的,就是坚持。在我教中文班的时候,好多小朋友都是以前学过中文、背过唐诗的,但是到现在想要背一首完整的唐诗已经很不容易了,看见他们艰难地回想“遥望瀑布挂前川”的前一句是什么,不明白“碰壁”是什么意思,不能确定“马马虎虎”是不是一句成语,还有想起曾经背过的那些优美的诗歌、散文时那一脸向往的神情,我的心里好疼。能说这种结果没有家长的任何责任吗?其实只要你们一起坚持,一定会“胜利”的。

  又逢初春,冰雪渐融,和朋友在厨房里一起“研制开发”新菜肴,娇娇和汉娜坐在夕阳里,对着桌上盛开的扶桑花和鱼缸里的两条小金鱼,交换着各自家中所养金鱼的命运,无非是小红鱼饭吃多了、小黑鱼游回商店去了(还要再买一条,呜呜),可她们是用中文在说呀,在妈妈们听来真是比唱歌还好听呢。开饭了,中国菜加上韩国米,用日本海苔卷了些加拿大薰三文鱼片,让孩子们胃口大开。女儿撒娇地搂着我:“妈妈,我爱你。”我把怀里的小人搂得更紧一些:“是的,宝贝,我也爱你。”但愿十年、二十年后,女儿会像我一样,用中文记录这一刻的美好。


全新希腊房产!新建华人社区公寓

一家三代获批,畅行申根国 准现房

导航
MENU